Monday, December 09, 2013

路姆西效應(丘亦生)

心理學上有所謂「路西法效應(Lucifer Effect)」,描述好人好者,為何在群眾的影響下做出邪惡的行為來,想不到今時今地的香港,也出現了只此一家的路姆西效應(Lufsig Effect),說的是港人對政府的不滿,竟然會轉化為對一個狼公仔的戀物情結。

相信宜家(IKEA)自己也無法想像,自家推出的狼公仔「路姆西」,竟然一扔成名,在全港的知名度爆燈,還掀起盲搶潮,盛況恐怕比搶購iPhone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妙的是,促成這個營銷完美風暴的,是一系列無心插柳的因素──狼的身份投射、中文譯名的怪趣,以及社民連的順手牽狼,當中相信沒有一樣是宜家事前可以預見並策劃的,倒有點像幾種化學品意外地放到一起,引爆了連鎖反應。

「路姆西」本來是宜家因應毛公仔助學行動,於今年推出的布公仔,顧客每買一隻,宜家便會捐十元給救助兒童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過,經社民連兩子上周六用來擲向特首梁振英而一舉成名。有趣的是,當日的焦點其實是另一件拋物──雞蛋,與誤中副車的財爺身上,為何一日之後,所有話題會轉移至路姆西,而且引發失控的購買行為?

Wharton商學院助理教授Jonah Berger,曾經在其著作《Contagious》(風行)中,指出瘋傳行銷都有幾大特徵,與路姆西熱潮印證,竟然有點不謀而合。

Berger認為,要引爆熱潮,必須要有故事、有行動、有話題、能引發聯想、可掀動情緒。社民連的抗議行為,會帶挈路姆西熱賣,看似毫無道理,但作者舉了一個例子:Mars的朱古力bar,在1997年突然離奇好賣,一度令糖果公司大惑不解。公司沒有特別推廣活動,也沒有減價促銷,又沒有增加廣告預算。他們敲破頭腦也想不到,原來該年太空總署的拓荒者號登陸火星,而火星的英文正是Mars。當年登陸火星是大事,電視台日loop夜loop登陸片段,消費者潛移默化,將馮京作馬涼,連帶對這個品牌的購買慾也大了。

路姆西與梁特首,與火星與朱古力的奇幻聯想有得揮,而且中文名稱諧音類近粗口,一聽便琅琅上口,丟這隻狼來表達不滿,不止動作上可宣洩,連言語上也有快感,而且話題性十足,有足夠的題材可供網民向未知底蘊的朋儕吹噓炒作。加上事件容易以相片分享,這是facebook上最受歡迎的分享形式,據統計比起用文字、視頻及連結分享的數目高幾倍,令散播的速度也如星火燎原、火上加油的,是大家都可以實際行動參與其中,把整件事及附帶的情緒及意義買回家中。

無疑,誤打誤撞之下,路姆西的意涵,比雞蛋更新奇更豐富,因此後勁更加凌厲,看來還可以有幾變。由路姆西進一步變成「路無篩」,表達對無篩選普選路的冀盼,甚至昇華至像V煞面具般,成為不滿港府施政的icon潮物。

可惜,對商戶來說,這些商機可遇不可求,不容易策劃,而且反應難料。好的時候固然飲得杯落,不費一分一毫便能達到千萬廣告費都不能及的效果,但最大問題是變數太多兼禍福難料,說不準也可能成為被杯葛的對象。這也是路姆西效應的最大問題:你不能炮製,只能趁勢。

(from Next media: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31209/51979516)

Friday, December 06, 2013

你知道你在傳甚麼嗎?──「信仰」短訊真假疑雲

你知道你在傳甚麼嗎?──「信仰」短訊真假疑雲
陳盈恩 甄敏宜 黎嘉晉

(時代論壇 一三七一期.二○一三年十二月八日)

上個月,網上流傳一則信息,指政府採用了基督徒設計師的作品,更新了香港的標誌──新設計「HK」之間有個十字架,從側面看是「天」字,與「家」合在一起,形成「天家」,即「香港是天父的家」,令人欣喜。但其實,該設計是「家是香港」運動的標誌,設計是否來自基督徒之手、是否包含屬靈涵意,並沒有官方確認,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港府並未如短訊所言般棄「彩龍」為香港標誌。

這類短訊並非只有孤例,事實上,身處網絡世代,在網絡社交平台、手機通訊程式中,每天也流傳著相類信仰元素的信息。面對這些看似有信仰內容或屬靈體會的短訊,信徒應該怎樣看待,應否轉發?按下轉發鍵只需不足一秒鐘,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意義?

漁翁撒網基督教新媒體運動倡議人俞真坦言,對目前轉發信息的情況感到擔心,令人不自覺跌入陷阱中。他指出最關鍵的問題,是現代人在轉發信息前沒有加以核實,然而我們其實正在做記者所做的,但卻沒有先作求證便把信息發放,「這個(轉發)動作是很小,但影響卻很大。」

易得且不用負責的發言權

熟悉網絡文化、事奉機構也是專門服事青少年的燊火青年網絡U-Fire總幹事胡裕勇亦指,現時資訊泛濫,轉發信息的情況更是「係又傳唔係又傳」,很多人在轉發信息時都沒想過別人是否想收這些信息,更沒考慮過資訊的真確性,也沒研究清楚當中的內容。「原意可能是好,但可能人們會覺得被騷擾,達到反效果。」他提醒,現今社會十分敏感,所以信徒分享這些信息時也要注意,會否惹起別人的反感,也要對此有觸覺(sense)。

然而,到底為何會出現今天這種情況?俞真分析,這是因為「一切都來得太容易!」他表示現在每個人都很輕易便擁有發言權,只要花兩、三分鐘在互聯網上開一個社交網絡帳戶,便可隨時隨地發放信息;但過往則是要經過長時間很努力地建立自己,才有機會被人邀請去講一場講座。俞真形容現在的境況,就像以往用菲林相機拍照時,拍攝者都講求拍攝技術,思前想後才按一下按鈕;而現在則是用數碼相機,拍攝者可任意拍攝,隨時刪除,「來得太容易,警惕性也不高,這便容易掉以輕心,事事認為冇乜所謂,轉發信息時亦會認為『又唔係我寫嘅』,失卻了責任感。」

因被邊緣化而要轉發福音?

除了需要判辨真假的信息被流傳外,還有不少是屬信徒的信仰體會。例如早前舉行國際讚美操活動時,曾有飛鳥列隊在空中飛過,有信徒便把圖片放到網上,把自然現象與活動拉上關係。

俞真相信,這類短訊流傳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信徒覺得基督教在坊間被邊緣化,當有一些關於基督信仰的信息時,便比收到一般信息時大發熱心,加倍地積極轉發,讓基督教信息能在這資訊空間佔一席位,「這是信徒自卑感下的自我膨脹。」他以「家是香港」及讚美操出現飛鳥事件的轉發信息指出,轉發的問題重點不在於這些信息內容的真確性,而是從這種積極轉發的形式,讓他反思到底是否我們的信仰出了問題,要這樣轉發才能向大眾彰顯我們的信仰嗎?「即使真的是有個十字架或天父的家,那又如何?如我們自己的信仰是很紥實的,當收到這類信息時,便不會像久罕逢甘露般地去轉發。」

俞真指信徒熱心於福音是一件好事,但要用一些正確的方法,否則就像一位媽媽很想兒子的病盡快痊癒,於是便餵他吃香爐灰般,反倒害了兒子。他又指如我們因沒有核實,轉發了一些後來被證實為失實的信息,日後我們發放一些信仰見證分享時,別人便會質疑其可信性,無形中在不知不覺間損毁了自己作為基督徒身份的信譽。

以常理判斷 持觀望懷疑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呂秉權則指出,信徒收到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後, 有幾項原則值得留意:信息內容是否違背常理(common sense);信息來源(source)是否可信,例如是否屬第一手資料;信息來源者的可靠性(credibility),例如是否具名字及職稱,抑或屬無名者;信息內容有沒有其他來源考證;以及信息的發放會否成為輿論鬥爭工具等。

呂秉權建議,接收者如果不清楚消息來源,又得不到多方面印證時,應對信息抱持觀望懷疑的態度,視之為參考。「這並不是說我們不信人,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對消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以上述「家是香港」標誌變「天家」為例,他表示,接收者可在網上查問消息來源,藉著網絡力量,甚至有機會尋得設計者解說,作出核證。不過按常理判斷,香港作為一個多元的城市,政府將某個宗教信息嵌入運動的標誌內的機會相當低。

而俞真亦指信徒當收到轉發信息時,應花時間核實其真確性;也須有自省能力,包括清楚自己轉發信息是真的想傳達該消息。他又表示信徒間也須互相守望,如對兄姊所轉發的有疑問,便應私下(非公開指摘形式)聯絡對方表達意見(又或可能在了解後得知發放是沒問題)。對俞真而言,當他在收到信息時,除必搜尋核實外,有些信息亦只會讚好,而他轉發的,都是有助鼓勵別人的,提供資料等的信息;在如有需要時,個別轉發亦會加上自己的意見,甚至是不贊同轉發內容的分析等。

除了未經證實的資訊外,社會事件發生期間的代禱呼籲也成為討論話題,更讓人質疑發送者動機,就如在今年無綫電視台慶前一天,有一則短訊呼籲市民通知親友收看台慶節目,並為節目製作成功、取得收視佳績而代禱,被人視為對網民發起「熄機」杯葛行動的回應。呂秉權表示,信徒收到這類代禱短訊的時候,同樣可以常理作判斷,留意有關呼籲歷來曾否出現,還是今次才有,「你會發現,這(上述代禱呼籲)跟阿叻 (該台藝員)早前表示節目收視達若干點,該台會捐錢予慈善團體有關。」

「如此這呼籲是否純信仰、無私性質?你可以說(收看台慶節目)為了捐錢,但僅為捐錢而按遊戲規則去做,又是否合乎常理?」

失掉社會價值更值憂心

近來於信徒群體引起頗大迴響的,還有《聖經故事》(The Bible)這電視節目。在本港電視台啟播該劇之前,流傳一個極力鼓勵信徒收看的短訊,而劇集啟播當晚(十一月六日),適逢是申領電視台牌照不果的看香港電視旗下員工呼籲市民到政總集會,希望立法會通過運用特權法,要求政府公開發牌的相關文件當天。一邊廂,部份信徒為著電視台播放宗教題材節目而感恩;同時在另一邊廂,為數不少的市民為著失去「電視台選擇」而婉惜。

呂秉權認為,信徒在考慮收看啟播集,還是到場支持港視員工時候,應當作出衡量。誠然收看The Bible,對信仰起溫故知新作用,也是表達對該劇的支持,但基督信仰相當重視公義價值,站在弱勢一方,為受壓迫的社群發聲,「這是對信仰轉化為生活而應當作的事」。

呂秉權表示,當看見街上到處都是十字架、電視台播放多了宗教題材節目,表面上值得高興,但信徒更應為香港逐漸失去正常而有效的社會價值而擔憂。比起一些象徵性的標誌,他更看重基督信仰所珍重的公平公義價值有否在社會彰顯,後者更為根本,更加重要。

俞真也認為,真正的信仰不是星光熠熠的,而是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現在我們只顧著在嘴巴上(網上)的發言,但其實最需要的是要照鏡,每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活出基督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