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事奉的迷思 / 黃元山 : 經世理財 -《時代論壇》Christian Times
職場事奉的迷思
黃元山
電郵:wongcomment@yahoo.com.hk
從內地西北的城市短宣回來,配合當地的宣教士的服事;由於政治宗教關係,當地的宣教士都是帶職事奉的。可以這樣說,內地的宣教士是被迫帶職事奉的,因為他們沒有其他選擇。他們是全職宣教士,但同時又是學生、商人、專業人士等。這模式對時下流行談到的「職場事奉」,有沒有一定的啟發呢?
時下說的「職場事奉」,其中令人憂慮的一點,是這模式是否只是一個「卸膊」的藉口:「我已經在搞『職場事奉』,其他的事奉不用預我。」另外,這是否一個另類的權利鬥爭:「你們在教會事奉的,不懂我們『職場事奉』的難處,所以,你們少管我們吧。」
話雖如此,我認為一般的教牧同工是比較難理解一般信徒「職場事奉」的迷惑。
打個比喻,我們都知道向家人傳福音是最困難的,雖然我們最愛他們,最心急他們得救,但往往正因為太過「近」而增加難度。同樣地,向未信的同事傳福音,也具有同樣難度,特別是在一些講求效率的金融機構,可能你剛跟你的下屬談耶穌的愛,轉頭便要「逼迫」他們在「死線」內盡快交出業績。
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牧者),為研究了解「職場事奉」,於是「下海」做生意。之後他寫了很多書,講授有關職場事奉的神學。平信徒打工,是沒選擇地去「搵食」;神學教授下海,是有建制的支持,我懷疑這個打工實驗,對在每天職場掙扎的啟發有多少。也有全時間在教會事奉的朋友告訴我,他們也是打工的,所以了解職場事奉的種種迷惑;我希望他只是說笑而已,否則他便不知道他不知道甚麼。
不過,事實上我們不應濫用「信徒皆祭司」,這不是新約無中生有的發明,而是舊約的一個概念,就是以色列人是萬民中的祭司,傳遞上帝的救恩。我們基督徒也是一樣,「信徒皆祭司」不等於沒有祭司,我們仍然相信和接受牧師按立的傳統。大衛的帳幕中,祭司和利未人不一定要了解在前面打仗同僚的情況,重要是因人而異、各司其職。
國內宣教士的啟發,是他們先認定了自己祭司的身份,就是要使萬民得救,至於他們的方法、賺錢不賺錢、高調或低調、本地的教會接納與否,便成為次要的問題。我們平常在職場上,有多少時候仍然記得自己首先是甚麼身份呢?
(作者為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第一二三九期.二○一一年五月廿九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