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方舟不是神話 彩虹才是約定 / 胡家進 : 眾議園 -《時代論壇》Christian Times

方舟不是神話 彩虹才是約定 / 胡家進 : 眾議園 -《時代論壇》Christian Times


方舟不是神話 彩虹才是約定
胡家進
日由影音使團及挪亞方舟國際事工的影片《挪亞方舟:驚世啟示2》帶出連番爭議,這事件所帶來的現象和影響,實在讓我們反思華人教會是否過份被人文情感所引導。
  筆者認為方舟事工原意是有意義的,但其意義並不應在乎其結果上──不管事工能否成功找到真實存在於歷史的方舟,其過程都可以帶給平信徒及非信徒正面的意義。如找到,信徒可以印證天父在世界的作工,亦可以旁證聖經的真確性,就像死海古卷的發現為世界、文化、歷史、宗教印證等各方面帶來的正面效果一樣。如找不到,也並不代表方舟百分百不存在,或判定聖經有任何謬誤,因為在悠久的歷史洪流洗刷下,所謂的歷史證據都容易被大自然湮沒,更何況方舟只是一個木材建成的人造物?
  所以,不論結果是找不找到方舟,尋找方舟的過程才是最重要,因為事工的體會和經歷足以見證信徒尋求信仰的心意。事工、教會及信徒都應該在這份心意上著墨更多才正確。
事工應回應外間質疑
不過,事件如今演變成這邊廂影音反擊遭人「抹黑」、「教內攻擊」、「需要代禱」、呼籲信眾支持;那邊廂、教友發佈網貼抨擊、甚至教會內部有教牧對方舟起爭議。究其源頭,無不是來自方舟事工認為找到所謂疑似方舟殘骸,卻沒有以持平、客觀的手法去驗證殘骸的真確性,而在面對教牧同工批評意見時,亦沒有虛心接受別人意見並展開公眾討論。亦在沒有辨證出真象前,就肯定了發現成果,令社會大眾不能心服口服。
  筆者認為,事工理應明白尋找及公佈發現方舟的主動權的確是在事工機構手中,但方舟的存在意義卻並非屬於事工機構,因為它是屬於天父跟世人之間的約定,而不是叫人探討那客觀存在的事物去證明上帝的存在意義。(方舟故事代表上帝救贖世人的意義)
  事工的核心,應該將方舟發現訂定為嚴肅性的宗教議題,並將它的成果放諸更廣闊的層面讓各界探討,而不應將缺乏驗證和客觀支持的結果及數據以娛樂方式製成影片,強調影片在海外獲頒獎項,肯定它的價值成果。又以商業味道濃厚的公關手法作佈道、推廣(例如向各教會、學校等推介包場看戲),並將所謂發現以譁眾取寵手法積極推向受眾,配合諸多片面、廣告化的宣傳術語將不確定的方舟發現包裝成驚世成果,難免會讓人認為流於表面,引人詬病。
  筆者相信,只要事工不要利用急就章或商品化宣傳手法來進行佈道,在方舟殘骸未完全受到客觀條件確認的情況下(例如學術認證及批判)就說成「九十九點九」是真正的方舟,各界斷不會產生如斯大迴響。反過來說,方舟事工所說的那個丁點兒的「零點一」未確定因素究竟代表甚麼?是否隱喻信徒要對事工的方舟發現要具備信心?還是代表要公眾反思基督宗教信仰的認同性?
  建議方舟事工應投放更多的精神資源去回應教會、信徒或社會大眾的質疑聲音,並且將福音佈道的層面轉化成客觀、理性的學術探討層面,這樣才可以重新建立它的公信力。另方面,呼籲教會牧者、平信徒、非信徒等都應該為此事進行檢討,大家在批評方舟時究竟是對其事,還是對其人?是針對機構的處事方式,還是針對它的公信力?大家在批評時又是否有足夠的客觀性?
注目方舟後的彩虹
截至現在,我們是否應該更著存眼於防範有心人會將方舟包裝成另類福音去動搖教會根基或將其變成攻擊基督教的工具?我們又是否只著眼於物質性的方舟而疏忽了聖經最基本的教導──耶穌基督的教訓才是所有信徒必須恆心遵守的真理?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3-16)
  耶穌基督說的已很清楚,我們做基督徒的要先做好自身,才可以成功說服人跟從基督。若然大家都沒有按照耶穌基督的教訓來行動,只是動輒口誅筆伐,甚至形成教內部分裂,那麼最痛心的,又會是誰?
  對,就是基督。
  最後,我想大家從另一角度看方舟的真正意義。我們不妨翻看創世記(九9-13),看看上帝是如何看待方舟的結局。上帝說的是「凡從方舟裡出來的活物立約」(11節),衪所選立約的對象是「凡從方舟裡出來的活物」,並非是尋求回到方舟內的活物。同時,上帝立約的記號明顯表明不是方舟(即使它是天父教導挪亞製作,在古時可算是驚世偉業,堪比愚公移山!)為甚麼?即使以人類有限的智慧也可以明白上帝不選方舟為「立約記號」的原因──方舟本身就是可以朽壞之物,它的建造目的純粹是救贖人類的工具!
  上帝的立約記號不是方舟,而是彩虹!上帝說:「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13節)。彩虹的表象是上帝的約定,但它其實賦有更深層的含義。大家也知道科學驗證彩虹是光在水滴內被反射,視光的波長在折射和反射下變成七色光譜這個美麗的形象吧?那麼彩虹的真正來源其實就是光,在基督教神學中,光代表的含義就是那道真光,亦即是耶穌基督(約一9;八18)。
  大家要謹記,方舟故事主要目的是叫我們反省自身過犯並明白上帝救贖的恩典;而不是叫人去嘗試發掘它的客觀存在然後叫人相信上帝。假使它真的存在,但沒有人因此相信上帝,那麼它的發現有甚麼意義?反過來說,與其浩翰投資發掘方舟事工,倒不如將資金投入教會資源,幫助更多有需要的社群,讓更多人體會活像基督的真理。
  共勉之。
(分題為編者所加)
第一二六五期.二○一一年十一月廿七日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兩個銅板的心意


作者 陳小小 2011.11.27
(【信望愛電子報】 2011.11.27~ 12.3)

那天在機場,一行人等候轉機,地上有個黃澄澄的美金一分錢。看沒人想撿,便彎下腰去將它拾起。撿過的銅板,不知有多少枚,但這可是我生平第一枚美金銅板呢!

仔細一看,上頭刻著 IN GOD WE TRUST 「我們信仰上帝」,登時充滿敬畏莊嚴的心情!這枚銅板,價值雖然不過台幣3毛錢,但它有如實體福音單張,宣告著這世界有上帝。

翻到另一面,有三個小到不行的英文字E PLURIBUS UNUM ,幾乎得拿放大鏡來看。不解其意,回頭查才知道是拉丁文,意為「萬眾一心」。據說是當年美國南北內戰,死傷無數。人們認為戰後必須團結、相互信任,便於銅板兩面刻了這兩條特殊的箴言。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因著信上帝,我們得以彼此互信,化傷痛為團結。

我超愛撿拾路上不起眼的小錢(大錢若撿了要交去警察局喔!),因它們總讓我懷想年輕時候窮哈哈的日子。13枚台幣一圓,就可以在學生餐廳點兩樣青菜、半碗白飯,然後配上免費喝到飽的熱湯,打發一頓。25枚台幣一圓,可買一條白土司,吃它一星期。聖經裡,有段記載也跟銅板有關,更是令我讀它千遍也不厭倦。

這是耶穌在世最後一段記載,時間正近猶太人的逾越節,相當於華人的農曆年,聖殿裡水洩不通,擠滿以色列各地前來敬拜的人們。耶穌坐在聖殿庫房的對面,看大家怎樣投錢在奉獻箱裡。

很多有錢人投進許多錢;後來一個窮寡婦上來,投進兩個小銅板。那是兩枚猶太銅幣,合起來約等於一枚價值最低的羅馬銅幣。這件事竟然重要到耶穌把他的門徒都給叫過來,好好地教導一番。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所投進奉獻箱的比其他的人都多。別人是從他們的財富中捐出有餘的;可是她已經很窮,卻把自己全部的生活費用都獻上了。」(馬可福音十二章41-44節)

耶穌公開稱讚的人不多,這位不知名的寡婦,就是因為兩個小銅板而被讚許,並榮登聖經記載,留給千千萬萬歷世歷代的後人,緬懷學習的典範。可能有人會暗恨地想:「早知道,就投入更多的錢,便可以列在聖經,永垂不朽了呢!」

耶穌是如此看重兩個小銅板背後的心意。但我的生活經驗中,卻發現少數一些人並沒有同樣的看見。曾親眼目睹幾位機構財務人員,收到百元捐款,嫌金額太少,嚷嚷抱怨著浪費人力開抵稅收據。但,他們不明白,我個人很喜歡翻閱手上拿到的各個公益團體機構刊物、教會週報、非營利報章雜誌上面所刊載的捐款或奉獻明細。

每一筆小額捐款,總是讓我去揣想主人是誰?是不是跟我們當年一樣是個窮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3000元,仍盡力奉獻300元?是不是一位家庭主婦,省下菜錢,大熱天跑去郵局站著排隊劃撥?是不是類似聖經中那位窮寡婦,每月從救濟金或是亡夫的撫恤金中拿出一部分來獻給事工?

不過也有人是反過來看這些捐款明細表。有間神學院院長,因為學校財務困難,他把所得扣除稅金之後,全額捐出。沒想到有人看了捐款明細,反過來質詢校方,為何給院長這麼多的薪水?這人天真的以為每個人都只會奉獻十分之一,自以為是地把這筆捐款乘以十回去,誤以為這是院長的薪水。真是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人生閱歷越豐富,越是讓我看重小額捐款。如果機構年收入100萬元,我以為一千筆1000元,遠勝五筆20萬元。因為後者代表只有五個人認同這份事工,前者卻代表有一千個人認同這份事工。捐款出手之前,奉獻者的心早已與這個機構同在。他們絕對已先默默為機構附上禱告的代價有一段時日。如耶穌說:「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六章21節)

聖經中的寡婦看似窮酸的捐獻,背後卻是難得可貴、無人可比的心意。這段記載幫助我們矯正偏狹的眼光,學習用上帝的眼光,看重奉獻者的心意更勝金額厚薄。也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在捐款的時候,究竟帶著怎樣的心情?是出自應付諸多人情世故,還是真心誠意地認同、肯定並支持這些事工?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美國福音派的同性戀論戰


美國福音派的 同性戀論戰


六月二十四日紐約州議會在國際矚目之下,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電視佈道家羅伯森(Pat Robertson)隨即表示:「歷史上從未有過任何文明能夠在接受同性戀、背棄傳統的婚姻,和生兒育女的使命之後,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如果你問:『美國將遭遇何事?』參考歷史,同樣的事情將發生在我們身上。」

羅伯森的悲觀,點出了許多福音派基督徒心中的焦慮。雖然表面看來,傳統異性婚姻在法律上享有壓倒性優勢;聯邦的《婚姻維護法案》與三十一州的憲法增加條款都明文規定,政府機關應視婚姻為男女間的委身制度。但這項優勢似乎無法扭轉可能接踵而來的改變,使得許多美國福音派領袖在奮戰後的輿論中,常瀰漫一股莫名的挫敗感。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基督徒隨著局勢的變動與資訊的更新,重新調整步伐、修正策略,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及回應這個爭辯已久的議題。本文簡略回顧美國福音派過去三十多年所走過的路,思考我們可以學習的功課。

風起雲湧的開始

1978年,當聯合長老會大會通過決議,宣佈「自認為或有性行為的同性戀者」沒有資格被按立擔任教會職位時,代表著美國基督徒正式回應社會上開始蘊釀的同性戀權利運動。支持同性戀者權利的一方,視此衝突為百年來美國為種族、性別平等奮鬥的延續;而反對按立的一方則擔憂這是繼性解放、離婚、墮胎後,社會道德全面崩盤的前兆。對福音派基督徒而言,這更是為聖經權威而戰,攸關信徒對神話語的順服。反對接納同性戀、維護傳統家庭價值,不但是所有基督教會內壓倒性多數的共識,也是美國社會的主流民意。

在這初期,福音派基督徒對同性戀的理解源於釋經,所採取的策略是全面圍堵同志權利的訴求。根據羅馬書第一章,創造的秩序只有男女之別;但有少數男女因縱慾貪婪,而產生同性間的性行為。就本質而言,這行為是可憎惡的,就後果而論,「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同性性行為是公然背叛神創造的本意,也是「故意不認識神」的狂傲。在這前提之下,福音派在教會內,反對接受同性戀者成為會友、多數宗派拒絕按立同性戀者擔任聖職;在社會上,反對將同性戀者法定為可受平權的保障弱勢團體,也完全抵制同性婚姻或公民結合(civil union)的訴求。

社會觀察家或許把這場辯論,看為文化戰爭中的一場戰役,但福音派基督徒卻定位為:「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基於這個信念,教會視同志權利運動的真正目的為:「瓦解傳統家庭制度、毒害青少年、最終摧毀美國社會」。當然,同權運動也不遑多讓,指責福音派基督徒企圖在美國建立一個獨斷的神治社會。雙方基於完全缺乏互信的基礎上,當時所謂的公共辯論並無溝通、闡述與理解,只有動員基層支持者熱情的標語與口號。雙方爭奪的只是民主政治裡赤裸的權力,想辦法藉由主導或影響行政、立法與司法過程來推展自己所堅信的理念。

立法與民意上的勝利

1990年代是福音派基督徒圍堵同權運動的收割期。甫入主白宮的柯林頓總統,主動挑戰軍中不接受同性戀者的傳統,招惹軍中與一般民眾的強力反彈。最後的妥協就是1993年「不問不說」(don't ask, don't tell)的政策。政府雖不允許同性戀者從軍,但軍隊不得調查成員的性傾向,而同性戀者也不能透露他們的性傾向,以免遭到解職除役。接著在1995年,獲福音派選民大力支持的共和黨取得國會多數,次年立即通過聯邦的《婚姻維護法案》。這個法案把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間的公民結合」,禁止聯邦政府認可同性婚姻,同時允許州政府選擇不承認在其他州完成的同性婚姻。而在各大宗派中,按立同性戀者從事聖職與接受同性婚姻的提案,一次次的在年度大會中,被眾多的票數或是堅定的宣言否定。

2000年初,福音派有鑑於同權組織開始興訟,法院有可能以歧視之名,宣判九○年代所通過諸多反同性戀法案違憲,於是一股新的運動興起,力推修正聯邦與各州憲法,以阻止各級政府藉由立法或法院裁決來認可同性婚姻。這個理念獲得布希總統背書,2004年大選,福音派選民的動員,讓布希總統連任成功。雖然白宮在勝選後就擱置了修憲的承諾,但草根運動的努力,在短短十年內,於三十一州通過憲法修正、禁止同性婚姻。此外,也有十二州明令類似民事法條禁止同性婚姻。

從震驚中回神

然而,這十年間美國社會也經歷了一些看似零星,卻為同性戀爭議帶來近乎翻盤的轉變。首先,建立在平權概念的同性戀權利論述,很容易與美國立國的平等自由等理想產生共鳴。美國法院幾次相關判決,都以憲法中公平和公義的尺度當準繩,使得同權論述的說服力如虎添翼。公投結果雖顯示多數民眾持續反對同性婚姻,民調數字卻指出,自2004年前後,「同性公民結合」的支持者超過反對者,且不斷拉大差距。(可能有許多反對者並沒有把同性戀視為不道德的罪惡,而是把它當作不自然的變態。當醫療權威不斷強調同性戀本身非病態現象,上述反對立場就容易被扭轉。)另一方面,生物科學對人類行為的研究,雖尚未對同性戀的成因下最後定論,但已發現不少實證支持性傾向與生理發展的密切關係。因此「天生」的性向觀很容易被年輕人與知識份子所接受。

而後,隨著同性戀者出櫃的數目大增,親身相處的經驗強化了許多異性戀者對同性戀者的同理能力。最後,少數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和州邦也成了政策實驗室,之前所害怕的家庭崩潰、社會失序的結果,並未如預期的在這些地區發生。

這些因素使得美國同性戀爭議發生突變。九○年代中期對同性婚姻的支持度從極低點開始,展開緩慢但穩定的上升,直至近年,支持度驟升,支持同性婚姻的民眾已超過半數。而大宗派對按立同性戀者,與承認同性婚姻的態勢,也產生丕變。接納同性戀者為會員的宗派超過十五個;按立同性戀者擔任聖職的教會包括:聖公會、美國福音信義會、長老會和聯合基督教會;如今聖公會、長老會和聯合基督教會也允准祝福同性婚姻。當然這些宗派在過程中也付出高昂的代價。

在福音派基督徒中,反對同性婚姻者依然高達八成,但教會中年輕人的反對立場已明顯鬆動。這些數據都指向一個迅速、深遠的軸線翻轉。

福音派真的「輸」了嗎?

自歐巴馬總統上任以來,福音派信徒就感受到山雨欲來的不安。在軍事首長的支持下,國會在2010年底,通過了終止《不問不說》法案。接著,司法部也宣佈因違憲的疑慮,聯邦行政權將不在訴訟官司上替《婚姻維護法案》提供辯護,造成聯邦政府不支持聯邦法案的特例。逢此時刻,越來越多的基督徒開始在逆勢中反省這三十年來的路程,並開始調整步伐。在悲觀的氛圍裡,一個更成熟的福音派運動正在茁壯,並堅持不因挫折而疏離社會,反而更委身服事這個世代。

福音派內部檢討的聲音雖非主流,卻早已出現。雖然「愛罪人、恨惡罪」的原則常被引用,但實踐起來卻相當困難。當抗議標語寫著:「神憎惡娘炮!」,教會領袖又公開把國家所遭受的天災人禍,歸咎於同性戀者的罪惡之時,基督恩慈的面容漸漸消逝。基督徒作家坎普羅(Tony Campolo)在九○年代就挺身提醒教會,對待同性戀者的言行不可使基督蒙羞。楊腓力(Philip Yancey)也多次懇請信徒在同性戀者身上看見並施與神的恩典。但很可惜,基督徒的言行中,還是處處流露出「在罪人中,同性戀者是罪魁」的堅持。

近來民意的轉向,更暴露了福音派的一大弱點。三十多年來基督徒站在字義清晰的五、六處經文上,努力的為真道而戰,卻忽視了發展整全的公共論述。沒有論述就沒有說服力。在社會多數還認為同性戀者是噁心的變態者的年代裡,這個「經文證明」(prooftext)策略綽綽有餘。但隨著支持同性戀陣營在科學、法理、歷史、神學多層面的努力與整合後,他們的訴求越來越強勢。維護傳統和保障個人信仰自由,是較常被引用反對同性戀議題的論點,在公共辯論過程中這立場顯得相當薄弱。若沒有一個與科學接軌並強調社群共善(common good)的反同性戀論述出現,民意的流失將持續下去。

重整與再出發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福音派陣營內已經做出的回應,這些調整正悄悄地彌補改善上述的缺失。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了:
  1. 接受議題的多面性

    初期福音派信徒是逢「同」必反,採取全面封殺同志權利的策略。但隨著經驗的累積,基督徒開始學習較細緻的分辨不同的訴求,作出最恰當、合乎聖經的回應。在教會裡,允許同性戀者加入教會與按立同性戀者為牧長是否屬於同一個範疇?在社會上,同性戀者的工作權與結婚權,是否一樣違反聖經教導?2010年底,國會考慮終止《不問不說》法案時,華盛頓郵報的民調顯示,支持同性戀者公開從軍服役的福音派基督徒攀升到七成。能夠切割不同屬性的同性戀訴求,將讓教會在公共領域裡靈活的面對不同的挑戰與需要,使得基督徒的見證能同時顯出聖潔與憐憫。
  2. 平衡不同的社會參與

    因長期發聲反墮胎、反離婚、反進化論等,基督徒在美國社會的形象是一群憤怒又自義的人。因保守信仰中以個人救贖為核心的世界觀,導致福音派基督徒對結構性的罪惡如:貧窮、戰爭、歧視、污染、人權等議題相對冷漠,也助長了此一觀感;而反同性戀之戰使此情形更加惡化。這幾年來許多基督徒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2010年巴納集團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感覺仇恨、偏執、不容忍和缺乏對他人的愛,是基督徒對社會最負面的貢獻,連48%的福音派信徒都贊成此一看法!

    但美國媒體也開始注意到,新興的福音派領袖與年輕的基督徒,開始真誠的關心環境、饑餓、人權等議題。有教會與組織全心參與愛滋病防治,和病患照顧的事工;基督教大學的畢業生大量投入《為美國而教育》的計劃,在貧困社區的公立學校中協助教育弱勢兒童。這些改變引起輿論討論,並宣稱新一代的福音派「向左轉」。之後媒體也開始瞭解這不是「向左轉」,因為在傳統議題上福音派立場不變,而是使命的擴充。一個以耶穌傳講「神的國」為根基的神學,支撐這些信仰實踐。

    在同一個基礎上,美國校園團契也推動一套名為「四個圓圈」的福音材料,作為「屬靈四律」之外的選擇。以受創的世界為起點,神的心意和工作為橋樑,並將神呼召門徒醫治大地作為邀請。設計此教材的同工鄭明薰表示,重新思考敘述福音的動機之一,是想幫助基督徒學生能夠突破不容忍、恐懼同性戀的公眾形象,勇敢開口見證並活出耶穌的恩典與公義。在這新搭的舞台上,人們或許願意重新聆聽基督徒對同性戀議題的看法,見證「愛罪人、恨惡罪」的落實。
  3. 深入對同性戀者的認識

    基於相信性行為是個人品格的延伸,美國福音派一般認為同性戀行為是後天造成的偏差,拒絕使用「性傾向」的概念,避免稱呼某人「是」個同性戀者。福音派常描述一個人是處在「同性戀生活方式」(homosexual lifestyle)中,或是一個人經歷「同性的吸引」(homosexualattractions)。對於同性戀的成因,多數的共識指向幼兒期的缺乏至關重要;這些欠缺往往是父子關係貧瘠、前青春期的性經驗或性侵害。當事人在成年時下意識的嘗試,藉由同性關係來滿足情感及被肯定的需要。因為同性戀的本質是如此,所以這種生活方式可以也應該被改變。教會面對同性戀者的態度也就是先徹底改變他們、再完全接納他們。近年來基督徒心理學家開始從臨床研究協助福音派,對這問題作出認知的調整。長期追蹤的數據否定了外界普遍的質疑,非基督徒認為同性戀者完全不能改變,且會在接受性向改變輔導時遭受更多創傷,這些說法並沒有實證的支持。但同樣清楚的是,在接受過屬靈輔導的同性戀者當中,能完全轉換成異性戀者的是少之又少,較多的案例是能明顯的壓抑同性的吸引。今天美國的同性戀輔導事工依然相信大能的神有改變的能力,但輔導的目標不再只是期待完全的改變,而是帶領學員能在每日的爭戰中,學習作基督的門徒、過得勝的生活。

    也因此,穩定的獨身禁慾可算是成功的案例。更深層的意義,就是不再把「性」視為同性戀者生命的核心,而是在與神的關係中去界定這些寶貴生命的價值。2007年,保守福音派戰將莫勒(Albert Mohler)丟出一個震撼彈。這位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呼籲福音派基督徒應該接受,有一天科學可能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他也強調,基督徒堅持同性吸引是自己的選擇時,就是犯罪、傷害同性戀者。這個爭議可能牽動教會面對同性戀青少年的教牧回應。去年夏天,幾個同性戀少年因遭受霸凌而自殺,使得社會開始重視因性向歧視而導致的憂鬱自殺問題。美國最大的同性戀輔導事工立刻宣佈,暫停計劃中的校園同性戀防治宣導運動「真相日」,並將開始關切學生性向霸凌與同儕尊重等議題。承認同性戀青少年的存在,或許是幫助他們的前提。客觀檢視來自科學與臨床的證據,更深入的整合認知與教牧實踐,將縮近教會與同性戀社群間的距離,幫助基督徒有效的見證。

結語

三十多年過去了,美國福音派基督徒在這戰場上有所變也有所不變。從聖經所領受的底線守住了,而所奮鬥的目標也從為真道而戰,擴展到餵養主的羊。成敗不在贏取社會的認同與否,乃在於是否忠於恩典的福音。信息的內容可以不受歡迎,但傳福音者的風範應該贏取眾人的尊敬。身為美國福音派的一員,我深切地盼望在同性戀這個課題,能夠不辜負我們名字的含義,讓愛世人的主得著榮耀。

校園雜誌2011/09、10月號
本專欄與《校園雜誌》、《海外校園》合作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科研第一位還是娛樂追星是第一位?

明報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11119/ca61530a.htm


梁朝偉訪復旦惹怒教授 (15:28)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張慶熊日前上課時,竟發現課室空蕩蕩,原來團委叫學生,為藝人梁朝偉來訪,維持秩序。

張慶熊在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網站上登出一篇名為《「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從影星來訪,一堂課35人缺席談起》的文章,批評學術氣氛低迷,娛樂至上。張慶熊對此十分憤怒,「今天是我多少年來第一次如此生氣的日子」,「寫這篇文章不是追究個人的責任,而是為了扭轉這種偏離正道的習氣」。

張慶熊在文章中表示,自己憤怒的原因不是這些學生沒有事先向他請假,甚至也不是「因為學校團委沒有經過教務處同意,沒有經過哲學學院的同意,就通過武警班的隊長讓這些學員不來上課而做與娛樂相關的事情」。他最感到憤怒的,是「團委的相關領導分不清楚教學科研是第一位還是娛樂追星是第一位」。

在文中,張慶熊還感慨「復旦的世道變了」。他表示,以前自己總是欣慰於「復旦大學的學生勤奮、聰明、好學,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在課堂、實驗室和圖書館內」,但現在,他覺得,「復旦大學一部分學生把追星、娛樂放在第一位了」。

『我不反對團委舉辦娛樂活動,但是如果不把教學放在第一位,不把學術研究當作重點,而迎合社會流俗,就走錯了方向。孔夫子說過一句話:「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張慶熊在文中表示。

在11月10日,《大魔術師》劇組主要演員梁朝偉、劉青雲等人到復旦出席活動,當時座無虛設。

梁朝偉訪復旦活動的組織方之一、復旦大學學生會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缺課」一事並非故意為之,而是因為現場排隊的同學很多,為了防止安全意外,分管學生會的團委老師與2009級哲學武警班隊長協調,請當天下午有時間的武警班同學作為志願者,在活動開始前協助維持秩序。由於時間較緊,武警班的同學沒有事先告知任教老師。不過,在得知學生有課的狀況後,在場的老師隨即帶領武警班同學回到課堂上課,說明情況並承認錯誤,同時就此事再三向張慶熊致歉。

(廣州日報)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方舟神話」解構下的教會生態 (胡志偉)


近週內由「臉書」(Facebook)群組引發有關方舟電影及團體的討論,重點已不再是有關團體宣稱方舟的發現是否確實;乃是不少教內外人士對於有關團體長期以來慣用的手法表達「忍無可忍」,才有這麼熱烈的討論。

筆者倒想在此探討「方舟神話」反映當前教會生態的怪異現象。筆者所指「方舟神話」不是否定聖經記載方舟的真確性,乃指向現今擬似方舟發現的神話竟會在華人教會界大行其道。倘若有怎樣的讀者,就有怎樣的報章;我們有怎樣的信仰群體,就產生怎樣的事工神話!

「方舟神話」在香港是怎樣打造的?正如《基督日報》事件(二○○七年發生,如今甚多人已忘掉)及其它新興群體一樣,這些事工皆有其認受性極高的異象與使命,所謂「出師有名」,且能針對與滿足某些群體的需要。本港教會市場一向開放,這些團體取得商業登記,就能開展其天國事業了。接著,這些團體同工主動拜訪與聯絡「名牧」與「名人」等,某人已作了我們事工的顧問或支持者;於是這些「名牧」與「名人」就會自動上釣。這些團體就會不斷以這些「名牧」與「名人」無遠弗屆地廣為宣傳,於是教會大多信徒相信這些「名牧」,也輕信了這些事工或產品。這些「事工欺瞞」循環正不斷在我們當中發生。

盲從權威

人是需要權威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但當今普遍的教會不重閱讀,不重思考;也有些教牧過度強調聖職的權威,不容挑戰。在不少討論「後現代」的教會場合中,大多教內學者與牧者一面倒批判「後現代文化」,任何否定絕對真理必是錯的,卻忘掉後現代角度也有助我們了解真相不一定非黑即白。當信徒大多盲從權威,信徒不會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判斷真偽,只會追隨所謂權威的意見。某程度今日教會走回馬丁路德前的教會生態,當時建制教會「好大喜功」,建造宏偉禮拜堂。當教會缺錢之時,教會生財之道是售賣「贖罪券」(等同現今所謂的福音產品),「他們相信,這些由聖人遺留下來的東西具有特殊的屬靈力量,任何人只要向它們敬拜,或觸摸它們,便可得著無限的賜福。」(梁家麟著《基督教會史略》,205頁)時光倒流,如今我們往主題公園、往看電影等消費活動,且有「名牧」與「名人」推介,何樂而不為?

筆者相信聖經權威,也參考來自專業者的權威言論;卻不會盲從所謂「名牧」、「名人」的權威之言。當業餘人士登山之後,竟搖身一變成為考古發現的權威人士,普通常識告訴我們「不足為信」,這些只是商業綽頭而已!再看有關方舟發現的推介者,只是有關團體的友好人士或「共生利益者」,沒有任何公認的考古學者背書;我寧可以理性相信梁斐生博士與陳崇基牧師。

人的權威可用作參考,卻不是判斷真相的唯一標準;神賜予所有信徒理性思維與教牧一樣。當今教牧的挑戰是裝備信徒怎樣好好本於真理作出整全的思考,並非教牧誇耀其學位與學識,要求會眾接受其一人之言,奉為真理。當教會充斥著大量「不要問、只要信」的信徒,這絕非神對教會的心意!

濫用福音

「方舟神話」是一良好教材,說明福音如何在消費文化感染的香港教會「被燒掉了」(consumed)。 福音已在教會內成為產品或活動,任何音樂、旅遊、影視節目或主題公園,只要冠名「福音」,就 能堂而皇之進入宗教市場,成功的被追捧,失敗的就要重新包裝,隨時捲土重來。

教會似乎對任何打正旗號為「福音」的,無任歡迎;更不作任何辨別,帶來是信徒不以為意地受騙。萊特 (Chris Wright) 於《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指出 :「福音成為一種可操控的商品,加以包裝,並走進市場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與渴求,並透過高效能的傳播媒體,達致銷售員從中獲取巨大財富。」(英文原著 279頁,筆者部分重譯,中譯本 [487頁]此段未能表達作者原意。)

「筆者還年青的日子,曾有《當代的福音 - 純真 ? 混雜 ?》(Walter J. Chantry) 引發的討論,筆者雖不十分同意這位改革宗牧者的觀點,但欣賞有教會領袖這般緊張福音的純全性。這本書的中譯本,1975年由福音閱覽室出版,譯者是陳喜謙牧師。三十年之後,還看現今的『福音事工主義』只重有人決志信主,不理福音要求甚麼 ! 因我們不作深思,大量接受『廉價福音』卻不肯在行為上悔改的人士湧入教會,就造成牧養的困難。」〈佈道事工的再思[二]〉 以上一段文字於2007年所寫,現今情況更為惡劣。

我們現時流行教會圈子有部分是「娼妓化福音」(萊特用prostituted gospel來形容,中譯本輕譯為『被濫用的福音』),「一種販賣祝福的『福音』,與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販賣贖罪券的醜聞並無二致」中譯本,489頁)。當福音成為了滿足個人心靈需要的產品,信者毋須為罪否定自我,不能理解十字架應許原來是跟隨耶穌受苦,多於得著個人的成功;難怪我們教會信徒的質素不斷下降 !

福音被濫用或污染,透過「方舟神話」已表露無遺;本港信徒人數確是增加了,但我們為此付上是失掉了福音的真理、獨特與能力。福音派教會要悔改與回轉,重新肯定十架救恩要人知罪悔改,背起十架,走苦難的窄路。

崇拜成功

麥格夫 (Alister McGrath) 於《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第六章「福音派的陰暗面」,一針見血指出為「名人崇拜」(Evangelical Personality Cult)。崇拜成功是當前教會的主流論述,這是不爭的現實;「方舟事件」正好反映現今華人教會 (本港、台灣、美加澳等地) 對「成王敗寇」的追捧。

我們口說是順服真理,心底裡接受的是「成功神學」;凡能為神成就大事的,且在人眼前是成功的,不理其手段如何,我們自然地予以肯定。當福音派斥責靈恩群體追求「成功神學」,有時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我們當中不同樣盛行不同形式「好大喜功」的教會文化特色 ?

為何「成功」論述在我們當中重要過「忠信」? 一些教牧同工會因表現未夠成功而被勸退,一些老字號機構沒有採用「誇大失實」的籌款活動而陷於經濟困境,甚多有份量而讀者根本不認識的好書埋藏在書倉裡。我們要搞所謂「成功聚會」、「成功課程」或成功堂會;為何我們甚少有「失敗」研討會 ? 若搞了,也不一定有人來,因為害怕標籤為「敗者」!

有部分教牧一心只想建造堂會為「萬人教會」(千人堂會已是等閒之事),於是堂會使命是熱切領人歸主,務求會眾人數增多,就是神應許的成功了! 華人教會崇拜成功,並把成功偶像化;於是有「名牧」在會上滔滔不絕講論是「我的……成功故事」、或是「我建立成功的堂會經歷」、或是「我經歷無數艱辛終於發現了方舟」。正因為我們骨子裡喜歡「成功故事」或「成功經歷」,我們要的是「名人」能推進福音事工果效;當黃毓民議員形像與行動難被接受,堂會或機構自然不敢找他再講信主見証了;司徒永富於基督教選委選舉成為票王,正說明了我們嚮往「成功論述」。

我們的信仰漸漸討厭「失敗」與「貧窮」,「苦難神學」已失掉了市場,這正是教會界現有的生態。當我們把「成功」偶像化了,任何否定「成功」或辯明是非的言論,竟有機構視之為「言語暴行」與「造謠抹黑」! 筆者剛於德慧文化五周年聚會分享這首詩 :

「我們不怕死
可是我們怕討論
我們的情緒非常熱烈
誰要是叫我們冷靜的想一想
我們就嘶他通他
我們就大聲地喊
滾 XXX蛋
無恥的陰謀家
難道你們不知道
我們只有情緒
我們全靠情緒
決不能用理智
壓低我們的情緒 
可是朋友們
我們這樣可不行啊
我們不怕死
我也不應該怕討論
要民主——我們就得討論
要戰鬥——我們也得討論
我們不怕死
我們也不怕討論」

這首詩不是網友塗鴉之作,乃是來自朱自清之《論雅俗共賞》 (1948年),應用於教會內某些群體也挺合適 !

崇拜成功的情意結使教內神學院、差會、機構與堂會等難以合作,不要高談所謂「合一」了 ! 我們大多是「唯一派」(只看見本身事工拓展,看不見神國事工的進展),著意是本身成功,也不考慮或顧及其它群體的需要。本港成功的大型堂會與機構等,有責任幫助那些服侍窮人的堂會或機構;這方面筆者欣賞是宣道會北角堂、香港浸信教會、崇真會救恩堂、播道會同福堂等。

結論

「方舟神話」現象揭露現今華人教會是如此脆弱,任何有所企圖人士,無論是為利或為權,均能予取予攜,不受約制。當機構成了王國,毋須向外界交待其財務情況,也毋須有任何問責;堂會與信徒仍不理會地樂意奉獻支持,這現象說明了甚麼 ? 捐獻者有知情權,當更多捐獻者要求機構提升透明度與問責性,方作捐獻;這類教育有助提升與改善現今存在若干機構之內的陋習。機構要面向教會與公眾,否則我們當中將不斷出現醜聞,所有基督教機構同樣在眾目睽睽之下,成為世人的笑柄 !

「香港及各地華人教會深受『美國製造』的福音事工影響;倘若教會領袖只抄襲劣品,誤以為『成功福音』才是追求的品牌,無論堂會或機構的運作,均以市場為導向,於是市場可見的ABC ( Attendance出席率;Buildings物業;Cash現金), 就成為量度成功的指標了 ! 這就是福音派的『丟人現眼』,我們自以為成功,其實,我們已出賣了信仰的實質;實用主義取代了神學思考,『教會被擄巴比倫』就是我們悲劇的寫照 ! 」(2007年,http://www.tiendao.org.hk/news/scandal.pdf)

求主憐憫我們不要盲從權威、不要濫用福音與不要崇拜成功 !


相關文章:
「方舟神話」解構下的教會生態 (上)
「方舟神話」解構下的教會生態 (中)
「方舟神話」解構下的教會生態 (下)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Saturday, November 05, 2011

God is a God of love, but he is also a God of perfect justice.

「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致死亡。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因所行的義,他必存活。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豈能存活嗎?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惡死亡。(以西結書 18:21-24 CUNP)

"But if a wicked person turns away from all his sins that he has committed and keeps all my statutes and does what is just and right, he shall surely live; he shall not die. None of the transgressions that he has committed shall be remembered against him; for the righteousness that he has done he shall live. Have I any pleasure in the death of the wicked, declares the Lord God, and not rather that he should turn from his way and live? But when a righteous person turns away from his righteousness and does injustice and does the same abominations that the wicked person does, shall he live? None of the righteous deeds that he has done shall be remembered; for the treachery of which he is guilty and the sin he has committed, for them he shall die. (Ezekiel 18:21-24 ESV)

God is a God of love, but he is also a God of perfect justice. His perfect love causes him to be merciful to those who recognize their sin and turn back to him, but he cannot wink at those who willfully sin. Wicked people die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God takes no joy in their deaths; he would prefer that they turn to him and have eternal life. Likewise, we should not rejoice in the misfortunes of nonbelievers. Instead, we should do all in our power to bring them to faith. (Life Application Study Bible ® Dev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