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07, 2012

青訓工程 - 今天北美教會的反思應借鏡

今年的歐國杯,西班牙的實力受惠於長期的青訓及培植工程。
反觀昔日足球王國的英國,老黃忠披甲,心有餘而力不足,只靠戰意頂住,成績不堪入目。

近年韓國、日本等隊伍既用外援,也發展青訓,造就今天對手不敢小覷的團隊。
擁有十二億人口的中國,卻天天發夢抄襲,只持守"拿來主義",不願意找自己應走的道路,加上不理會青訓失衡,中國足球始終無法紮紮實實登上另一個台階的原因。

今天的北美華人教會日漸老化,是否願意從此借鏡,期望有日能從拾雄風?

-----------------

青訓有成西班牙稱霸 拿來主義國足走彎路【明報專訊20120708】

西班牙在歐洲國家盃決賽大勝意大利4比0一役,到今天都令人津津樂道的,不僅是西班牙創下連續3次國際主要賽事奪標(2008年歐洲國家盃、2010年世界盃、2012年歐洲國家盃),而是西班牙這次「4-6-0」無鋒陣式令世人大吃一驚。人們起初質疑,一支球隊沒有前鋒該如何踢下去?發展下來,無鋒勝有鋒,全體球員的超強控球、水銀瀉地的無孔不入,任何球員都可以是前鋒,決賽對意大利第一球便是由中場球員大衛施華門前頂入。這種打法把世界足球推到另一個台階。

「地上最強」的西班牙足球,實力在於後備力量豐厚,人們只看到西班牙大型球會以金山堆砌出來的銀河艦隊,看不到大批新生代球員的脫穎而出,這是長期的培植人才工程,不可能一蹴即至,然而一旦收成,纍纍豐實的收穫足夠可以長期稱霸。由上屆歐洲國家盃到今屆,西班牙參加國際大賽的人選,每屆都不盡相同,這便是人員充沛的明證。相反,另一足球王國英格蘭,今屆在8強賽輸給意大利,有說是以這些人腳參賽仍能小組出線實是喜出望外,原因是這些球員年紀實在大了,老黃忠也得披甲上陣,踢到抽筋倒地,幸賴戰意頂住,不致慘敗而回。

從歐洲說到亞洲,當今亞洲兩支強隊韓國及日本,以前都是香港及中國的手下敗將,1980年代之後,兩國青訓漸見成效。此前,日本的足球隊只是企業的附屬品,大企業以旗下足球隊作為公關宣傳,定位是半職業;韓國足球轉向職業化比香港來得遲,香港老球迷應記得,當年韓國班霸教會隊來港獻技,亦不能佔盡上風。儘管如此,兩國的百年樹人大計其後綻放光芒,多次打入世界盃決賽周,新生代球員貢獻甚大。

日韓青訓推動足運、中國窒步瞠乎其後

當歐洲目睹「4-6-0」革命,當韓日仍然獨領亞洲風騷之時,中國則宣判一大批前國腳和前足協主要官員受賄罪名成立。幾乎同一時間,財大氣粗的中超球隊以天價買來英格蘭球會車路士名將杜奧巴及安歷卡,以1000萬歐元的薪酬請來2006年意大利世界盃奪冠教練納比執教鞭。在這些動輒要花上逾億人民幣的收購聲音之中,搞好青訓變成微弱的少數。

西班牙、日本、韓國是因為青訓打出名堂,英格蘭青訓不見出色,1966年初奪世界盃後難再進一步,強弱分野即在於此。中國的情也一樣,地方體育部門視足球比賽目的在於奪得錦標,集中火力之下,一個省只有幾支專業隊。中國人口13億,註冊足球員2萬;日本人口1.2億,註冊球員100萬;教練的比對是4000人對6萬人。中國球員集中參加全國成人聯賽,日本是一個年齡層一級的梯次排列,從地方到全國都有;西班牙更是小到5歲已有分齡賽,廣闊的人才基礎,帶出的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不過,中國並非全無類似青訓經驗,以乒乓球為例,1959年容國團奪得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當年的第一代乒將,連容在內,包括傅其芳和姜永寧都是香港人。此後全國掀起乒乓球熱,自此50年中國乒壇人才輩出,多次囊括世界錦標賽全部冠軍。這固然有中國在技術戰術推陳出新,但更關鍵的是新人接連而出,不愁被對手摸清底細。同樣地,羽毛球等亦是如此,但緣何乒乓球、羽毛球可以搞好青訓,培養一個又一個世界冠軍,但足球連衝出亞洲也無法,令人大惑不解。

30年來走盡彎路、中國欠缺腳踏實地

關鍵在於要脫離拿來主義的桎梏。日本1990年代曾經大量引入外援到新設立的職業聯賽,但這些過氣或未成熟的外援只在日本待幾年,或許就上座率而言有一定幫助,卻無助日本整體足球水平提升。當時日本兩條腿走路,既用外援,也發展青訓,於是造就今天的日本成為世界盃常客,遇上任何一支國家隊,對手都不敢小覷日本。中國要提升整體水平,大手筆購入過氣名將於事無補,那只是燒煙花式的閃亮一刻,當燦爛過後,再回復一片死寂。

中國足球過去30年走盡彎路,1980年代有學習巴西之說,後來又有說要向歐洲進軍,如今國家隊教練是西班牙退役名將甘馬曹,西班牙三奪大賽,「向西班牙學習」之聲又起。這種不走自己的道路,天天發夢要當世界一流的心態,是除了青訓失衡之外,中國足球始終無法紮紮實實登上另一個台階的原因。

No comments: